在北京大学就读是一番怎样的体验?

2019年10月10日6,9252

两年前在知乎写的文章,博客重发一下

一所百廿名校和只一次的青春年华,汇成了诗意的美。燕园的春日很美,高贵的玉兰,亮丽的海棠,如火的碧桃,流动的紫藤花,富丽的牡丹,湛蓝天空下的湖光塔影,满墙满墙碧绿的爬山虎,这便是燕园在我心中彩色的模样。可若只是这不过三个月的花季和北京少有的明亮天气,大概没法寄托深沉的爱恋。最使我魂牵梦绕的,是安放在这方土地上的,我的校园。提到校园,提到北大,这个概念总是具体又抽象。人们常说,大学不仅仅是一方土地,一段历史,一群大师,一群学子。“北大人的校园观念既是现实的存在,也是历史的和精神的存在。”燕园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事很多,抱着不同的憧憬和幻想来到这个园子的人,都能在此找到精神的家园。

北大老师才气汪洋,恣意洒脱又温文儒雅。电影批评家戴锦华教授,嗜烟如命,人称“戴爷”,影片精读课上,全校最大的教室里满满坐着人,甚至过道和窗台都填满了学生。戴爷一米八的身高,站在讲台上仿佛一座高山,气场强大。她语速很快,口若悬河,不停地抛出一个又一个新奇的观点和论断,接连不断的术语和生词总能被恰到好处地安置在精巧的句式结构中。心理学家毛利华老师,性情随和,总是带着有活力和睿智的笑容,每次上课总像是一场悉心准备的演讲,课件精美,讲授风趣幽默,段子不断,深入浅出,将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概念变成生活中一个个有趣的例子,娓娓道来,让人如沐春风。中文系才女张一南老师,是一位“话语间富于书卷气而又夹杂风趣包袱”的性情中人,深得儒学真传,学识广博,才高八斗,眼里散着灵气,言行有君子之风。这些都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人”。燕园大师云集,人才辈出,一位位优秀而有人格魅力的学者,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独立的思想,闪光的才智,高山景行,令人仰望。“电影是完整的时空结构的艺术,它可以处理人类所有艰深和幽隐的议题。”“心理学兼具了哲学的思辨之美与科学的严谨之美。”“求学古人之文,不如求学古人之行。”……先哲的思想在这处广播,知识的火种于此地播撒,这真是一片文化的圣地。

北大专业涵盖广博,人文和科学珠联璧合。有人曾这样说当代理工科大学生:“没有个性,没有激情,没有灵气,没有诗意,没有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没有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有的只是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我不知道别处是怎样,但北大人不是这样。和蔼可亲的师长,言传身教,为我们打开一个个崭新世界的大门,让我们睁开眼去看世界。知识的海洋是那么浩瀚,翻滚着无数的浪花,而一朵浪花又是一个宏大的世界。“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我们也不断审问反思和认识自己,为何学习,为何求索?也许为鲜花或面包,为传承和探寻真理,为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内心的欢愉和理想主义的情怀。那些令我迷醉的,是美妙自然简洁深刻的数学证明,是结构精巧逻辑缜密的程序代码,是光影交织张弛有度的影片段落,是飞扬恣肆对偶工美的骈文诗篇,是硝烟弥漫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是高深莫测灿若繁星的大家思想。没有哪个专业的同学是该被标签化的,每个人都能拥有浪漫的情怀,缜密的逻辑,感性的认知,理性的思辩。从未名湖到图书馆,从燕南园到朗润园,来自江南塞北五湖四海的同学,讨论着各学科各领域的问题,互相交流,互相影响。曾听一些同学从讨论算法开始,机器学习,量子计算,哲学思辩,谈社会人生,聊文学艺术,滔滔不绝;通选课的作业有艺术鉴赏,文学创作,社会调查,社会访谈,史料解释。无用之学,有用之学,所闻所见,所思所想,一点一滴凝聚起来,塑造着每个人的灵魂,融成每个人的生命和血肉。戴锦华老师曾说,“大学的意义不在于传授知识。大学是一个分享思想能力的空间,知识只是思想最基本的开始。”但早晨图书馆阅览室的长队,总是人满为患的自习区,同学们滴水不漏的笔记,急匆匆的脚步,灯火通明的期末季,又反映着园子里对待知识同样的认真和严谨。

北大很大,兼容并包,那自由的精神,浸润着燕园的一草一木。“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周围的世界也日益浮躁起来,但北大从未有过一个统一的价值取向。勤奋积极努力上进固然是好,安于现状享受生活也不算差。看书,刷题,写文,赏花,吟诗,泊星地的咖啡,松林的青菜包,香锅烤鱼,糖葫芦和绿豆冰沙,都能让人充实和愉悦。大家总说燕南园的流浪猫终日卖萌打滚有吃有喝身材梨形也是逍遥自在,人类费尽心思提高生产效率不过是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娱乐挥霍,荣华富贵不过是镜花水月,黄粱一梦罢了。北大汇聚着来自各个阶层各种生活环境的同学,评判问题的方式和人生追求也十分多元化,虽然有矛盾冲突,但是谁也没能太鄙视得了谁。粗茶淡饭认真科研潜心学术的,勤勤恳恳刷分留学投行实习的,晨昏颠倒写音乐唱歌组乐队的,终日采访通宵写稿做新闻的,从容淡定遁入空门修习佛法的,无非是人各有志。或是“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或是“狷狂自任,不苟流俗”。有些人顺应体制做了该做的事,有些人听从内心做了想做的事,或者有些人能把所有事情都对付的很好,都无可厚非。山鹰社的极限运动,茶学社的茶会,爱心社的支教,动漫社的舞台剧,各种话剧、音乐会,形形色色的活动,流行或高雅,激烈或平和。节欲或享乐,苦行或放纵,各人有各的活法。信科学的发明创造转化生产力,信玄学的天人感应法力无边,信神学的博施济众普渡众生,追求什么便会得到什么。有的人的经历和简历似乎闪闪发光,普通甚至平庸的人也不少,北大却教我们“每个人本不必成为更好的自己”,不骄不躁,不卑不亢,不被教条束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她见证了多少时代变迁,多少风云变幻,宇宙之大,我们不过是渺小的尘埃,历史之长,我们不过经历电光石火,所以不必迷恋他人的生活,我们只需找寻自己,只需守住自己的独特。

然而对社会的责任,对民族的深情,却渗在燕园的每一寸土壤中。北大总是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社会也对这个小小的校园寄予厚望,燕园兴则中国兴,北大强则中国强。《燕园情》中当仁不让的歌词,“收拾山河,指点三山五岳”,听来颇有气势。这里汇聚了全中国最有理想的一群人,追求文学追求艺术追求音乐是真的,造火箭造导弹也不是说说而已。师长也大都教导我们要为祖国和民族而学习,将自身的前途与历史的进程、国家的需要相联系。对国家和民族的“过去、现在、将来”的探讨,自这个园子诞生起,便从未停息。“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我们在这个校园中生活,从这片土壤里汲取力量,继承着北大的血脉,呼唤着北大的灵魂,我们见证历史,也融进历史之中,不甘做流水线的小小齿轮,而要学有所成,洞见时代,慎思明辨,为民请命,舍身求法。成为站在风口浪尖的变革者,成为执剑的勇士,成为民族的脊梁。有人说,人们不断怀念蔡元培,怀念蔡元培时期的北大,而北大的精神早已不复。其实北大精神从未远离我们,也许有些人精致而过于利己,有些人圆滑而过于世俗,但北大人能接过启蒙和复兴的大旗,可以为这个校园,乃至这个国家,这个世界竭尽所能。《北大青年》新年献词有这样一段话:“我们企盼这所校园能哺育出这样一群学子:现实者不功利,理想者不空谈,仁爱者不软弱,刚直者不偏激,每个人都是尽责的公民,每个人都能坚守独立的人格,每个人都能为他人的幸福拓展纵深。”我们要坚持独立思考,铭记追求与使命,向黑暗抗争,为了科学真理,为了普罗大众,不让社会被权威教条裹挟,让思想的力量焕发荣光,给时代向前的动力。

这就是我爱的北大,底蕴深厚,薪火相传,包容自由,圣地不朽。

欢迎报考北京大学。

avatar
2 Comment threads
0 Thread replies
1 Followers
 
Most reacted comment
Hottest comment thread
2 Comment authors
黄学长的小粉丝永远考不上北大的小傻瓜 Recent comment authors
  Subscribe  
提醒
黄学长的小粉丝

狂歌曾竟夜,收拾山河待百年约!
第一次听到PKU校歌,就强烈地被圈粉了!

永远考不上北大的小傻瓜
永远考不上北大的小傻瓜

hzw学长,浙江考北大太难了啊/x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