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OI
我校买的下午的车票,省队几个一起通宵麻将的同学天没亮就坐车去了,只留我在空荡荡的宿舍楼里,开始写退役纪念。
回忆时断时续,怎么写都像记流水账,无奈,我笔都不大会握了还写文呢,然而人有时就是会矫情。
想象中的回忆录大抵是这样,有点文艺范。能自豪地拿给人看,给没竞赛的朋友看,也留给未来的自己。别人看完说:真他妈热血,感觉灌了一大锅该死的鸡汤。
然而我的故事并不那么励志,写出来的文字总觉不伦不类,情感和风骨都逊得不行。
I
2013年,中考前,我参加了福建师大附中首次自主招生考试,脑洞大开竟然捡了个称号『保送狗』。
记得数学有道大题我自豪地写了四个大字『题目有误』,化学基本白卷。
当时没有意识到,狗血的考试让我走上一条狗血的道路,遇到很多牛逼的人。
高中先修,C语言入门第一节课,写了一些形如Hello world的入门题,晚上,判断闰年一题我交了二十多次。
暑假,潜心修炼数月,码力大增,这当然是扯淡。
好歹曾经是个文艺理科青年,会看《上帝掷骰子吗?》《时间的形状》《微积分屠龙宝刀》,每天晨跑、画画、弹琴,活的挺从容。
II
刚开学,课余都在图书馆。曾想高中要多读点书,充实大脑认识世界,然而理想总比现实高不少,那时买的各种书,如今都在柜子里吃灰。
听说高三自招要考数学物理,大半班同学都加入了数竞和物竞。我报了信竞,成为一个OIer。
初中用wordpress搭的博客也被我改造成了算法博客。
机房在教学楼五楼的一角,窗户很多,但茶绿色的窗帘却从没有拉开过。门总掩着,上面贴着『非竞赛选手谢绝入内』,机房的环境挺宜居,有网有空调还有泡面。于是我们经常跑到机房做做水题,围观学长们联机打CS,打war3,打实况足球,看番,看剧,看鬼畜。日子悠悠的过去。
大概10月份知道一个叫做NOIP的竞赛,说是省赛,就去报了名。
III
经常拿题去问学长,然而总是听不懂他们的话,反复问很多次,只能得到一句『看我代码』。
学校比较支持物理数学竞赛,毕竟高中学习总是要带些功利的。
NOIP复赛前两周,有天我们机房几个同学逃课间操,被抓到操场。班主任面对全班同学,问我们有什么远大的目标,大家都回答说要进省队。听闻后来被深深嘲讽。
高三的学长出了几次模拟赛,觉得他们说的算法听起来好深奥,智商并非一个层次
NOIP/半期考前一周,只有另外两个同学申请了停课。
高中的第一次半期考混进年段前50,然而NOIP只得了几十分(满分六百),蹭线的三等奖
赛后,我在没什么人的博客写下了几段话:
『省一取消保送以后,压力很大,似乎身边没有多少人支持学OI,这条路越来越难走了,明年的NOIP要是再跪就要滚粗回去高考了,虽然一开始就做好了学OI最后打铁的准备。』
『某学长的预言:你们这届有一个省队就很不错了(他指的不是我)。我只能笑。』
所以你看这条路真是狗血。
IV
班会课让我们写理想大学,我本来想填个哈工大,结果一瞅周围同学写的都是浙大人大,默默把笔收了起来。
觉得周围强的人很多,自己也不是什么能静心数年,勤奋学习的人。但我对竞赛还是挺有信仰。
家长和老师用各种手段劝我浪子回头
『反正信息竞赛省一等奖也没什么用』
『期末考没进50名就再别碰电脑』
机房风气也是太浪,简直成了校园网吧。很多时候机房还找不到机子做题,而且没有人引领,水平提高缓慢。只能上网看别人的题解教程,实在不会就直接一行一行抄代码,结果练就了不错的代码阅读水平。
期末考,成绩掉出年段前百,进入班上倒十。
和家长争战无数次,他们看我网游也不打了,手机也不玩了,就基本妥协。我似乎从未如此认真学习过。
入手一台二手macbook pro 2012-mid,去机房再也不怕没电脑刷题了。
这期间还结识了一些其它省的同学,一起打打比赛水水题。
寒假参加福建冬令营和一轮省队选拔,几乎什么都不会做,一些才初中的学弟已经在虐人了。
V
下学期初,感觉在家里比较颓废,晚上和一个同学跑到机房刷题、做作业,几天后被竞赛老师发现了,不过得到了支持,现在想来确实有那么点励志。
于是每晚在机房度过,挺有趣的,晚上出门能看到星空。
刷题效率提高不少,增长了许多姿势,每天都很充实,躺在床上五分钟就能睡着。
午休,自习课,晚上都在机房做题,回家十点以后花一些时间作业,当然是写不完的,作业检查都是随缘。
不久后是四月初的省队选拔二试,题目挺容易的,意外地考的不错。
被朋友拉去打codeforces的一些线上比赛,前几十场都在紫名上下挣扎,不知道为什么进步那么慢。
比赛的日子,晚上10:00小睡一会然后比赛(当时codeforces比赛时间11:30-1:30),有时候赛后还傻乎乎地订正不睡觉。第二天基本精神恍惚,听课笔记经常是一堆看不懂的字符。
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博客加了不少友情链接,也跟学长混熟了,点了一些技能点。
上NOIP贴吧逛了逛,知道了一些前人的事迹,从 WJMZBMR(陈立杰) 的演讲稿里抄了句鸡汤在博客首页。
『自己选择的路,就算跪着也要走完』
当年的热血热的像鸡汤。
VI
半期考结束,年段百名后,被叫去参加部分学生家长会。
班主任瞅了一眼我的成绩,放到一边。
——『以前学竞赛的同学大都成绩很好。你学习很吃力,可能天赋不够。明年省一你应该能拿到,不过省队全省才几个人,那么多人学……』
——『省队十五个人应该还是有可能吧。包括清北的学长,他们都经常打游戏,现在学校机房也是。我都在学不会比他们差吧。』
——『人家玩游戏是种调剂,他们学习效率高。就算你进了省队,全国赛也不一定能拿到牌啊?』
——『福建省队至少能上上交复旦吧,实在不行我高三拼命读一年或者复读,也许能上厦大吧。』
——『厦大不是那么好上的。』
——『那我上福大。』
—— ……
现在我理解了班主任的担忧:那么多人都失败了,凭什么是你?
VII
期末考前和同学去泉州七中参加集训,三人一起住宾馆。开了个Minecraft(沙盒游戏)服务器,每晚一起玩到半夜,一起吃泡面。
感觉这游戏真奇妙,开个工业模组,造一堆奇奇怪怪的机器,每次我都先造个电力背包乱飞,结果最后都会掉进岩浆。
早上三人一起去吃沙县小吃,在路上互黑。
——『你今天要虐我多少分啊。』
——『负三百分吧。』
真是一段快乐的日子。
集训听说了许多厉害的东西,可持久化凸包,无标号仙人掌。。。大抵这辈子也没什么机会学。
期末考又混了年段一百多名,还没有滚的太远。
暑假,旁听福建省队集训,周围一圈清华爷气场强大。
略颓废 + 一堆暑期作业,刷题速度还不如平时。
VIII
开学了,因为知道高二NOIP前应该能停课逃过半期考,文化课就更颓了,经常不交作业,偶尔被教育。
10月就一直想着逃避学习,经常听说哪些学校的竞赛生不用上课,觉得心里各种不平衡。
NOIP前两周,我去找竞赛老师,说其它学校都停课准备了就我们还在读书,吃枣药丸。
我说了几句狠话:
『附中以前竞赛成绩那么好,国际金牌都有好多,我们这样下去省一都不好拿。』
结果老师让我写了个申请,班上六个同学第二天就搬去了机房。
打了两周模拟赛,上了考场,感觉大概拿满了送的分,机房同学也都差不太多。
在社会实践下乡务农的时候拿手机查了分,在全省大概十二三名的样子。
回去读了一周的书,很坐不住,索性直接申请停课两个月到期末。
一停课跟打了鸡血似的,早上七点就能到机房,然后开始看算法,刷题。
IX
沉浸做题的日子过得特别快,每周都有新的提升。
转眼就到的新一轮的省队选拔,感觉已然胸有成竹。
一试三道题,考到一半,出题人来澄清第三题题意,我突然发现自已题意理解不正确,整个人都不好了,急急忙忙写了一三题的骗分收场。
出来一问才知道第一道傻逼题自己没看出来,比傻逼还傻逼,只有第二题得了个80分。
然后一算,丢了一题,二试要反超一题,心里一下就虚了。
毕竟身在弱校,自我训练又不足,比赛失误也是活该。
『考挂了自己弱,就是这样。』
虽然怀着无限的悔恨与不甘,但又不得不接受现实。
晚上在被窝里哭的好伤心,感觉似乎人生一片灰暗。
杭州,全国冬令营,第一晚睡觉我们几个傻逼没开宿舍空调。我没盖好被子,重感冒,去面基的时候非常虚弱。有几个朋友来宿舍找我,我只能说『我要退役了,你们好好加油』。
冬令营的营员交流和闭幕式也都没去参加,现在想来觉得十分可惜,好像每年冬令营的闭幕式都给大家留下了美好回忆?最后比赛也乱来一通混了块铜牌。
开学以后就着手准备读文化课了,毕竟邀请赛名额都不知道能不能买到。
写的题也不敢发博客上,就丢在硬盘里,其它几个同学也比我好不了多少,就直接不去二试了。
机房的气氛依旧欢乐,『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已经忘了那一段在班上都是怎么度过的,以前好像自尊心蛮强的,现在一副死猪不破开水烫的样子。。。
X
整了一些模板,然后又一次来到了福州八中的二试考场。
记得前一年的二试也是在八中,没有想进队的压力,能和学长们谈笑风生。这天却心情沉重,感觉只等命运降临,自己无能为力。
进场,开题看了一遍,一共四题,一试看错的题意竟然差不多的在二试出现了,还有比较擅长的数据结构题,加上一道看起来不太难的结论题,几何最小双圆覆盖应该也能乱搞,看起来人品还不错。
然后就直奔数据结构,一个小时不停的按键盘,码完稍微check一下。
结论题思考了一下,半个多小时想了一个,觉得正确性没什么大问题。
一试磕了一个多小时的题再写一次也非常顺畅,就可惜最后几何没时间写完。
想想怎么着也200+了吧。
出来一问,听说结论题是前一年的worldfinal题,大家推的都是错的,瞬间虚了。
煎熬了几个小时,看成绩,第四题写正解被卡了,还不如暴力分,非常诡异。
一波人去申诉,惊奇的发现评测竟然是在windows下的cena进行。。。说好的linux呢?
结果后来折腾了好几轮,我都不知道最终成绩是什么情况,不过听说省队线才40分。。。我应该100+了。
感谢大爷们放一条生路。
XI
意外的收获,不用考虑去买邀请赛名额了,然后果断又去申请了停课。
四月之后,距离各种比赛就很近了,也就巩固一下原有的知识就准备上战场。
高中参加OI的话基本就高二一轮的机会,一招不慎,满盘皆输,不过这大抵就是竞赛的魅力吧。
觉得高中无论做什么,无非是证明一下自己的能力,而且应该是在限定时间内提升某种水平的能力,高考也罢,竞赛也罢。
5月份的两场比赛,CTSC,APIO,一金一铜,发现了很多自己的弱点。
基础不够扎实,思维能力不足是我一直以来的问题,打了大量的codeforces比赛,有一些长进,不过很多题虽然会写,但是思考往往不过深入,领悟不足。
最大的收获大概是和一些同学聊了聊天,坚定了北大的选择,主要是一些好朋友的不停安利。
PKU和THU的夏令营时间冲突,强制选边站队。
XII
之后不久以后就去了北大夏令营,住在小西门外一个旅馆,从那个方向入校,只觉得文化底蕴深厚(破破烂烂)。虽然考试遗憾许多,但竟然有非常多做过的原题。
等待签约的时候,院长让我们上台随便说说感受。我想刷刷存在感,结果说完名字,大家竟然开始鼓掌。原来很多选手都看过我的博客,很多同学还表示说通过我的博客学会了很多考题的作法,泪目。
最后竟然给了我个一本线,感觉签协议的时候特别淡定。
碰到一些考挂的同学,略惋惜,然而还有最后一战在眼前。
我问家父说要不要逛校园,他说:『我都逛过了,你以后那么多年肯定会逛腻的』。
又是彻夜难眠,开始思考人生。
然后我连未名湖和北大的校牌都没看一眼,就飞回了福建。
XIII
回去准备全国赛,看了往年的题,感觉金牌确实难。无奈竞赛生涯太短,我的智商也不足让我有从容登顶的实力。
又一次到了杭州,开幕式的时候突然很感慨,好像回到了半年前。我觉得我已经不太有遗憾了。
考试有两天。第一天感觉不错,但是还只是勉强达到了当天的金牌线。然而幸运女神没多眷顾我一些,二试由于没有学过哈夫曼树的理论 ,又不愿意把看起来并不难的第一题放下, 在考场上煎熬了几个小时最后抱憾而归。
哈夫曼树其实并不是多么艰深的理论,但现在想来并无太多悔恨。
『不知道是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也没大哭一场,只是在看别人的回忆录时会有伤感。有几次晚上莫名其妙地梦见自己还是高二,在做复习作业的时候也曾想自己当初为什么不再努力一些。』
XIV
退役了,就回去搞高考去了,当然没有压力的高三确实挺不一样,也通过知乎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不过我想这是另外的故事了。
『退役后,看到同学其它竞赛获奖发自内心地高兴。晚上经常去机房读书,偶尔也会想点题,出几次比赛考学弟学妹。』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竞赛生涯恍然若梦。
一直被现实裹挟着向前,来不及去思考,只有追忆时的感慨和回味。
XV
『我只想要拉住流年,好好地说声再见。』
再见,OI。
(参加的各种活动的胸(gou)牌+准考证)
几年前我的oi生活还未开始就已结束,可这就是人生吧,如果有后人看见这句话,我希望你能勇往直前毫不退缩
每次失去信心时都会看黄学长的这篇文章来自勉,虽然是弱省弱校,自学刷题,但我相信我也会有一天如黄学长一样在oi的赛场上成功!!!
很早以前就看过学长的博客了,特喜欢玩那个2048,今天AFO了
很早以前就看过学长的博客了,喜欢玩那个2048,今天AFO了
哇!希望高考后可以通过黄学长的blog学习!
励志!!!!!!!!!!!!!!!!!!!!!!
高中时候就看过这个页面,然而种种因素下noip就打了个酱油,连复试都没参加过,如今刚刚步入大学,开始重新刷起oj,希望能在acm中重新爬起来吧
每次想放弃OI的时候都会来看看,特别励志,OIers一起加油!
崇拜。。。。
[…] 再见,OI […]
三年里不知道读了多少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认识和相似的感动。面临afo,又从学长这里找到了启程的希望。
希望能在oi的路上越走越远吧。还希望能把blog搭完qwq。
都不容易呀
大家加油!%%%
–来自退役的我
今年刚大一,高中属于化竞狗,差两分省一(当然和大佬比不了)。本人也是弱校出身,我们学校第三届竞赛生,受初中老师影响就对化学感兴趣,可以说在高一的时候,竞赛学习我是最刻苦的,那时我听说过的最高层次就是省一,我也在心里偷偷向往着。可能是自己的性格原因吧,在高中总是不愿意对人说出省队的梦想,怕别人嘲笑,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在也没有机会了,留在当时同一届竞赛生里的印象恐怕就是我的重心一直是高考吧,我一直在想如果我能像博主一样,勇敢正视自己心中的想法,不给自己留后路,结果会不会好些,说起来也是讽刺啊。现在,只能希望自己能过在信息竞赛方面完成自己的梦想,虽然很艰难,但一定会坚持的,向黄学长学习。
向黄学长学习!
黄学长在PKU打ACM吗?
这篇是我在退役后看到的。
同样是竞赛弱校,可惜我们没有像你这么拼的同学。我也曾经幻想和你一样,最后还是向文化课妥协……唉,现在到了大学,回想总是遗憾,却又知道自己不敢冒险。
我对竞赛认知也不是很足,很好奇你们是怎么了解的其它oj和外出集训的信息的。我从高一开始一直都是只刷校内oj和参加校内集训,其它信息学校也一点都没有提供!信息不对称导致我只能摸到省一,而省选时发现题目基本考得都是我没学过的算法。
真的非常敬佩你们这种敢于为梦想去拼的人,而我永远只能求稳与妥协。
我也是啊。目前才高一已经准备向文化课妥协了,拗不过老师和家长….大概是在最应该做梦的年纪学会了为现实让步吧。
原来老师这一路这么坎坷
加油,不要再颓了啊!我也能像hzw一样的!
膜拜学长,好感动啊
在网页上在搜索oi相关内容时无意搜到的,从头到尾大致欣赏了一遍,前辈果然正能量,评论区有说自己哭了,我觉得顶多是感动,毕竟已经多大个人。晚辈身在弱省还且十八线县城上着平常每年清华北大产出量<5的高中,我在学校也是个无名小卒,我看完这篇文章后感叹道,这就是学霸的心理os吧,果然与卑微的我不同,实为感叹。去年也是看过这篇文章却没发现有评论区(眼拙,可能是网络的问题),有时候我也觉得镜子里的我像个傻子,毕竟真没有向前辈这么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着,前辈13年中考,我现在准高二,相比较,前辈果然成熟。(QAQ~ )
我们这边,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从1997年参加信息竞赛以来最高成绩只是Cu,全国排名都是倒数前五的。本来今年一位学长有机会拿到Ag的,但无奈参加的比赛太少,考场上策略不当导致失分,实在是可惜。。。想想重担已经在我们身上,还是努力吧。。。
(向黄学长学习%%%%)!
在喜欢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吧。
黄学长orz
真的是,因为学长的这篇,真正地走上了oi的路啊,特别的感动
后生膜拜黄学长
日常%%%hzwer 学长真是太励志了QAQ
orz黄学长
日常%%%hzwer 学长真是太励志了QAQ 看哭了
感谢黄学长!
这么多年了,我校还是没有学妹